太康县转楼乡简介及来历
| 招商动态 |2016-02-28
导读
转楼乡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北二十公里,睢、杞、太三县交界处,辖33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4.6万人,6.9万亩耕地。
1
概况
位于睢、杞、太三县交界处,辖33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4.6万人。民太公路穿境而过。
转楼乡代码:411627211。2006年,辖35个村委会:转楼村、商岗村、程庄村、李保真村
、李屯村、黄岗村、罗洼村、冯小桥村、褚庄村、袁庄村、路口村、郭庄村、大营子村、郭桥村、前楼村、油坊庄村、李皋村、张仪彬村、大祁村、大赵村、王集村、孙北村、台寨村、孙南村、王庙村、张屯村、宋庄村、门楼张村、谢庄村、刘李堂村、朱庄村、和张村、耿楼村、王名杨村、姬庄村。
转楼乡是个农业乡,有着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实施农业兴乡、科教兴乡、商贸兴乡、个体私营企业兴乡战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使全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
名称来历
原名“黄土岭”,清初村西南建一座转角楼,称转香楼,又称转角楼,后简称今名。1976年由杨庙公社和马头公社析置转楼公社,1983年改为转楼乡。
3
自然环境
耕地70000亩,土质两合土、淤土、轻盐碱土。铁底河、小温河流经境内西南部。
4
经济特色
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平菇、双孢菇、花菇发展渐成规模。养殖大户130户,年可出栏生猪3万多头、山绵羊2万只、家禽60万只。太康县伊特印包装厂生产效益良好。门楼张村酩醯酒作坊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生产的酩醯酒供不应求。
4
农业方面
盛产小麦、玉米、土豆、棉花等作物,年平均粮食产量达3600多万公斤,小科单产达到450公斤,棉花总产220万公斤。近几年,乡党委政府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土豆生产和食用菌生产列入振兴该乡农村经济的重要日程,去年土豆种植面积将达到1.5-2万亩,每亩按1000公斤成品豆箕,全乡可生产土豆1500--12000万公斤。平菇、双孢菇、花菇在我乡已有相当规模发展,去年该乡李保真行政村95%以上的户栽植平菇和花菇,仅此一项该村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去年全乡食作菌生产户可发展到2600多户,可望收获食用菌800万公斤。
畜牧业发展迅速,乡里有一个养殖500头优质种猪和养殖场,并成立了以猪场为依托的转楼乡畜牧服务站。目前,全乡有各类大型养殖场4个,养殖大户135户年可出栏生猪2万多头,出栏黄牛0.5万多头,出栏山绵羊2.5万只,出栏家禽63万只。
5
工业方面
已有一定规模,现有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75万个包装箱的太康县伊思物彩印包装厂,全部是引进一流的设备生产线,采用一流的生产技术,能生产各种彩色包装制品。转楼乡门楼张酩醯酒厂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生产的酩醯酒源远流长,具有通络活血,益筋强骨之功效,1998年被省级有关部门确定为优质保健饮品。如今该厂生产的各种高、中、低档产品已被周围几个县、乡的广大人民所喜爱。该乡其它工业企业主要产品还有各种高、中档钢木家俱,各种铸管,各种标粉和精粉等。
6
城镇建设
小城镇迅速发展,街道两旁的楼房建筑物一幢幢已拔地而起,投资30万元的路灯已亭亭玉立,各类市场建设已具一定规模,路旁的绿化带和道路已规划设计,小城镇的二期工程建设在即。
交通便利,民太公路贯穿南弱,龙转、转马公路东西而过,通讯事业发达,有容纳1000门的程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