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发展]瑞昌市乡域经济巡回检查项目(二)
| 招商动态 |2018-02-12
读《瑞昌报》 看瑞昌微视界
南义镇
星和公路改造工程
南义镇星明至大坑公路(简称星和公路)改造工程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条公路起于星明村田家,途径和平村磨场沟、肥珠塘,止于和平村汪家山,打通了304省道和X286县道的连接线,全长5.5公里。
项目主要工程为路基、路面建设,全路段均严格按照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面板厚0.2米的乡道四级公路标准建设,项目总投资240多万元。
项目建成通车后,从南义镇至和平村无需再绕行横港镇红星村,现行车时间由1.5小时缩短至40分钟,便捷了南义与周边县乡之间的往来,便利了沿线2000多名村民的出行,完善了南义镇交通路网结构,提升了域内公路的通车能力和行车舒适度。
南兴商业城
南兴商业城地处南义集镇以北,紧邻集镇中心十字路口,交通便利、功能齐全。商业城总占地面积7781.5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6.1%。
商业城于2016年开工建设,已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主体工程现已全面完工,共建有住房100套,商铺48间,目前已销售住房50余套,商铺20余间,剩余住房和商铺仍在热销中。商业城自规划时起,就十分注重建筑、人文、生态三者的有机融合,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将环境和人文因素摆在首位,致力于打造既能满足住户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同时能最大程度便捷住户生活的居住小区。
南兴商业城的开发和建设,改善了集镇面貌,提升了集镇品位,同时也增强了集镇聚集力,激发了集镇活力。
王家铺村冲口新村
王家铺村冲口组共有92户,385人,地处316国道以西,交通便利、风景秀丽。2017年,该组多方筹资,共投入16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实现了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凸显了南义竹编文化特色,保留了浓厚的乡情乡味。建成后的冲口新村点缀着316国道,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本组村民田爱华创办的华林蜂业有限公司,获评九江市“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联结模式,带动了村民一同致富。该组组民还充分利用本地小山竹资源和南义竹编产业优势,成立合作社,创办小山竹初级加工厂,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乡风文明为新村注入新活力。该村点积极开展“七好家庭”、“文明户”、“卫生户”等群众评比活动,还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营造了群众“比学赶超”的氛围,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有效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新村建成后,全村上下欢欣鼓舞,有村民喜曰:看山乡巨变,颂改革丰功,走金光大道,圆小康之梦。
精舞舞蹈艺术学校
瑞昌市精舞舞蹈艺术学校是南义籍知名企业家、国家级教练阮金生先生回乡创办的,是我镇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6千余万元。
该校地处我市赤湖湖畔,303省道旁,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学校共占地21亩,建有教室、训练场、运动场、宿舍楼、超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聘请了具有国家级资质的舞蹈教师和舞蹈届知名人士任教,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已于2017年7月开始招生教学,学制3-6个月,开设了国际摩登舞、拉丁舞、标准舞、集体舞等大众喜爱的热门舞蹈课程,教学突出教与学、学与练、练与演的结合,注重学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全年招生1600-3000人,实行长年不定期招生,集中滚动式教学,可满足不同年龄段学员的学习需求。
阮金生先生从事舞蹈健身行业多年,经验丰富,实力雄厚,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办了共计23家舞蹈健身俱乐部,此次返乡创业,顺应了当前舞蹈健身行业呈集群式、产业式发展的趋势,也为我市广大舞蹈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就业、提升的发展平台。
青山林场
脚下新农村
青山脚下新农村建设点位于秦山风景区核心区,现有住户52户,205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部署,按照我市“五大升级”发展战略目标,青山林场着力推进“秀美乡村升级”。2017年,我们启动青山脚下新农村建设,结合景区实际,对民居实行仿古设计,累计拆除破旧房屋8间130平方米,房屋拉毛刷白6000平方米,改造沟渠、下水道700米,硬化道路2.3公里,绿化面积400多平方米。累计投资71.26万元。通过改造,现在景区形象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党建+文化旅游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建引领,青山林场结合纪念建场6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提炼青山林场“十八勇士”的垦荒精神,勉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青山林场的发展目标共同奋斗。展厅共分七大板块,分别是:“匡庐拱手,名山共鸣”、“人民主体,创新引领”、“景观辉映,绿色发展”、“锐意进取,不懈奋斗”、“铭记历史,壮丽篇章”、“风光秀丽,特色自信”。分别从青山林场的历史变革、勇士精神、发展思路、秀丽风光等方面进行展示。该教育基地既是党员干部开展思想教育的好平台,也是青山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游客更好的了解青山历史,更多的关注青山发展。
民生工程
青山林场青景片区位于青山林场西南偏远山区,因地理位置条件差,经济收入偏低,仍有2个自然村未通水泥路。流经3个自然村庄的河道每到汛期洪水泛滥,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青山林场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整合各类资金119万元,修通了柯家山通组公路,全长1800米,水泥路面宽度3.5米,实现了青山组组通水泥路的目标;邓家坪桥的建成让群众一遇山洪就望河兴叹回不了家成为历史;河道砌筑近200米,河滩生态修复500平方米。现在,河道的水流通畅了,临河的农房安全了,群众的心里高兴了。
秦山北路
秦山北路南起上庙云霄殿,北至青山村石桥塘组是秦山景区三条主干道之一,全长9.9公里,2016年8月启动公路改造,按照四级公路标准设计,水泥路面宽度4.5米,2017年11月工程建设通过竣工验收,总投资413万元。该路与莫青公路、旅游西大道共同构建了南进、西出、北延的景区旅游交通格局,将景区旅游资源全部串联,拓展了景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和腹地。
横港镇
粮油综合生产加工项目
横港镇粮油综合生产加工项目由全省首届农机王、九江市“双百”“双创”专业人才、青年党员范小敏领办,下设碧野农机合作社、辉祥果蔬等专业合作社10家,现有社员114人,先后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服务组织”、“江西省示范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58亩,拥有各类农机及植保器械578台(套),农机总动力达1500千瓦,主要包括“三区四中心”:即万亩优质水稻油菜种植区、烘干储存区和加工销售区;现拥有工厂化育秧中心,已建成全程机械化育秧育秧大棚20座,面积近5000平方米,可提供万亩育秧、机耕、机防、机收“一条龙”服务;拥有粮油烘干储存中心,共有20吨热风烘干机8台、日烘干总量为260吨,粮油仓储容量800吨,经营辐射周边10余个乡镇;拥有粮油加工生产中心,建有粮油加工生产线2条,2018年计划新建年产10万吨优质大米加工项目;建成农产品交易培训中心,新建粮油综合服务大楼,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基地。2017年,该企业全年完成社会化服务收入800余万元,带动农民致富300余人。
公立幼儿园及教师周转房
横港公立幼儿园是我镇2017年度6项重要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7.46亩(含教师周转房),总建筑面积2110㎡,于2017年5月动工,目前主体竣工,计划2018年9月秋季投入使用。
新建成的公立幼儿园共有3层,采用全框架防震结构,园内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美观适用。楼内设有教室、休息室、衣帽室、餐厅、活动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卫生室等,可容纳8个班,240名幼儿同时入园学习活动。建成后,将大大提升乡镇学前教育水平和民众满意度。
教师周转房项目位于公立幼儿园后方,总建筑面积562㎡,总投资96万。项目于2017年4月动工,当年已竣工,计划2018年4月投入使用。该项目每层设有独立教师宿舍6间(共18间),每间配备单独卫生间及洗衣池等,极大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有效缓解外地教师“留不住”难题,为农村学校留住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乡镇教育保障水平。
范 镇
高泉村尖山脚下新农村
范镇高泉村尖山脚下自然村,位于瑞昌市范镇高泉村繁农四季浪翠谷景区内,是201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点,距瑞昌市区21公里,距杭瑞高速20分钟车程,现有76户人家308人聚集而居。
2015年,为了促进高泉村可持续发展,高泉村党支部提出了在尖山脚下建设休闲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总规划1500亩的浪翠谷景区。目前,浪翠谷已初步建成了入口服务区、接待中心、乡村大舞台、心形花道、户外拓展、轮胎艺术乐园、戏月潭、碧镜潭、洞天瀑布、高泉飞瀑、雄鹰栖亭、猎守草亭、夕霞亭等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
尖山脚下理事会以“把家园建成花园”为目标,将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合理利用地形、融合农村元素、结合田园风光,切实做到了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美呈现。截止目前,尖山脚下新村点整合各项目资金和农民投资投劳累计投入资金72万元,预计完成尖山脚下新村点建设共需投入资金100余万元。
华润风电
项目由华润风电(瑞昌)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是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是从事风力发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一体化企业。
华润九江桃源二期风电场项目场址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范镇与德安县交界一带山岭,总设计装机容量36MW,选用18台2MW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总投资26876.63万元,目前已累计投资19580.35万元。
项目于2016年10月24日开工建设,截止2017年12月31日15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后,预计年上网电量72019.91MW•h,年营业额约3750万元。
滨河首府小区移民项目
滨河首府小区移民项目位于范镇集镇中心,总规划面积100亩,总投资约2亿元。一期建设为居民住宅小区,住宅规划面积60亩,共有住房292套,现已订购20套,住宅均价2300元/㎡,有四种户型,适合百姓需求。二期规划建设占地十余亩的公立幼儿园和占地二十亩的公立医院。
该项目根据人代会提出的“全力打造一河两岸,着力提升集镇品味”而规划设计,于2011年开始规划。项目主要是考虑库区移民和小城镇建设的需求。项目运用打造瑞昌后花园的发展理念,依山傍水而建,北面与河景相傍,南面与群山相依,是范镇政府引进省内大型企业打造的镇村联动项目和瑞昌市城镇建设重点工程。桂林街道
北纬30度文化生态园
北纬30度文化生态园坐落于桂林街道石山村、光明村,距瑞昌市中心城区仅10分钟车程,由桂林街道大塘村拆迁户田国新创办,是一家集农家乐、休闲采摘、园林绿化、植物盆景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基地。
生态园主要从事林市种苗、珍惜物种培育、城市园林绿化、园林工程施工等系统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生态园现有基地1600亩,先期投资600万元,配有专业技术人员21名,园区苗市品种丰富,有红豆杉、白玉兰、广玉兰、紫玉兰、雪松、红枫等35个品种,另饲养蛋鸡5000羽、圈养孔雀16对,以供游客观赏。
近年来,桂林街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隐心谷”休闲品牌农庄为龙头,整合茭白、辣木、油桃、水稻四个千亩基地、向阳家庭农场、华林果蔬专业合作社等资源,初步形成了集果蔬采摘、花卉欣赏、农业观光、亲子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综合体,2017年吸纳游客5000余人次,2018年游客总量预计突破2万人,实现旅游收入达800万元。
上付新村
上付自然村位于瑞南线石山村,全村共有67户275人、耕地302亩、山林1400余亩。村庄整治前,村庄杂草丛生,猪栏、牛舍随处可见,环境极差。2017年新农村建设定点后,在村委会及理事会的努力下,共拆除杂屋1000余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600余米,改水改厕全部完成,铺设下水道及明沟1000余米,极大地提升了村庄品味。
上付新村以打造“田园风光”的秀美村庄为目标,积极动员群众,激发建设热情,群众筹资投劳共68万元,动员在外成功人士为家乡出智出力,筹得社会各界捐助30余万元,为顺利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秉承“多绿化、少硬化”理念,因地制宜,合理整治房前屋后空地,高标准推进“三园”建设,各种风景树、果树错落有致,各式“花盆”争相斗艳,农家菜园四季飘香,村庄绿化率达60%以上。真是“精耕细作巧安排,秀美乡村入画来”。
该村着力加强设施建设,灯光球场、健身场、文化长廊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大力发展油菜为主的传统产业,全村300余亩水田全部种上了油菜,与此同时,理事会带头成立了苗木种植合作社,利用现有的坡地种植桂花、红叶石楠等特色苗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培育文明乡风,村内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现在的上付新村,村庄交通便利,绿树成荫,花草丛生,人人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家家用上了干净的卫生厕,户户装起了互联网,人人笑逐颜开。
中国瑞昌·智造小镇
打造中国瑞昌·智造小镇(原裕丰科技园)项目是市委推进“五大升级”战略,促进产城融合的一项重大举措。该项目于2016年11月启动以来,桂林街道迅速展开征地拆迁工作,完成了园区征地1825亩,拆除非农房32家18420平方米,农房118栋24061平方米。项目推进中,实现了快速和谐征迁,没有发生因征地拆迁矛盾处理不及时而引发的大的不稳定事件。
该项目经桂林街道与市经开区等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园区一期平整土地181亩、挖方33万立方米,已落户企业9家,开工建设企业3家,其中由桂林街道引进的三电光学手机保护膜项目是首个落户园区的企业,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主要生产硅胶PET手机保护膜,项目预计达产达标后,年产值约9000万元,年创税收约100万元,目前该项目标准厂房已基本建成,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8月底投产。
桂林街道始终把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工作,2017年举全街道之力共服务我市智造小镇产业园、城市主要道路景观提升、外环路、天嗣山公园、高铁西站边坡治理等32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征地2261亩、拆迁61387平方米。
-THE END-
「 瑞昌微视界」
瑞昌就那样❤依然是最爱
责编 ‖ 朱明芳 编审‖ 陈世明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