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敢为天下先精神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埇桥区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回顾(上篇)
| 招商动态 |2018-01-24
2017年埇桥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用“五大发展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围绕农业现代化“四个具体目标”,坚持“六个三”的基本原则,以“六大重点工程”为具体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区。
农业美誉再添新彩
2017年9月,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公布的第二批3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将获得中央财政1亿元奖补资金;灰古现代农业示范区在2017年省农委第一、二、四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动态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我区首创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模式被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推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政策落实延伸绩效考核在全省排名实现“三连冠”;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工作,大店农技站荣获“全国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称号,符离农技站、夹沟农技站、杨庄农技站、西二铺农技站荣获“安徽省四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称号。
重点工作超额完成
2017年埇桥区坚持农业向规模集中,着力打造“两区”升级版,深入实施“4636”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农产品加工产值呈上升趋势。深加工完成招商引资项目5个,总投资12.125亿,实际到位资金1.24亿,全市第二。截止到11月份,全区254家规上企业,完成加工产值326.6521亿元,加工产值同比增幅19.69%,已完成目标任务的146.15%。
龙头企业增速迅猛。新增省级龙头企业7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2家,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培育1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目标任务;新增区级龙头企业25家,省市区三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90家(其中省级13家、市级135家、区级242家)。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产业联合体26家,总数发展到8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2个,总数已达1763家;新认证家庭农场260家,总数达到1280家。新增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23家,圆满完成新增市级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的目标任务;同时新增省级家庭农场4家,市级家庭农场31家。
“三品一标”创建有条不紊。新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市级蔬菜标准园4个、区级标准园16个;截止目前全区共获批标准园35个(国家级7个,省级7个,市级10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家20个产品、绿色食品产品3家4个产品、有机食品2家4个产品,全部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截止目前,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3家36个产品、绿色食品产品5家10个产品、有机食品3家5个产品。
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大力推广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粮食作物总面积435.2万亩,总产190.58万吨,比去年总产增加17.2万吨,实现“十四连丰”。
三项涉农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新型职业农民任务培训圆满完成。埇桥区65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已全部完成,认定初级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认定率100%,并已顺利通过区级验收和审计。
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常抓不懈。新增9个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站,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站实现了全覆盖。区、乡两级检测站共抽检果蔬样品4449份,合格率100%。并已顺利通过区级验收和审计。
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顺利完成既定任务。年处理3000吨秸秆的宿州信达养殖有限公司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的主体工程已完工。夹沟镇于家村、顺河乡马场村等5个村的秸秆小型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试运营,并配套推广500台生物质户用气化炉,已顺利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余明明)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