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业百强县(区)榜单公布,海宁用心打造“工业强市”
| 招商动态 |2017-12-20
12月14日,《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年ICT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暨白皮书发布会”上隆重发布,这是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三次正式发布,也是中国工业百强区首次发布。
报告显示
2017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布在15省(市),苏浙鲁三省百强县(市)数目增至67席。在这份国家工信部官方发布的权威榜单中,浙江省一共有15个县市上榜,海宁排名嘉兴市第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一直以来,海宁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努力克服宏观不利因素,全面打好要素改革、创新驱动、“四换三名”、“两化融合”等发展组合拳,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发展, 全市工业产出、投资、效益等指标始终处在全省前列,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工业
早在今年2月,海宁召开全市“工业强市再出发”暨三级干部大会,全市上下共同吹响“工业强市再出发”号角。回顾2016年,海宁全市上下始终聚焦发展第一要务,扎实开展了“招商引资突破提质年”、“转型发展服务提速年”活动,拉高标杆补短板,攻坚克难抢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皮革、经编、家纺是海宁的三大“当家花旦”,曾占据着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却同样逃不过转型发展之痛。“一业一策”应运而生,本土三大传统产业第一次有了精准扶持。今年全市三大传统产业不约而同地掀起了投资热潮,去年首届海商大会签约项目中21个项目已成功落地。在之前结束的第二届海商大会上,又有39个重大投资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383亿元。海宁工业经济呈现勃勃生机,振兴实体经济“指数”一路看涨。
值得注意的是,加大有效投入绝不是摊大饼,加强招商引资也不是捡进篮子就是菜。去年,海宁提出了培育发展“两大千亿”产业,其中之一就是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为主的新兴产业。围绕这些产业,今年以来,海宁加大力度开展产业招商,加快推进有效投资,开展“服务发展勇立潮头”“推项目强投资促发展”百日专项行动,一批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签约落地且加快建设,为海宁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项目向我市集聚,助推我市经济加快发展。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更需要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大湾区”时代,我市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抓住机遇、把好准入关,乘势而上,聚力形成海宁发展的新速度。
生产形势总体好于嘉兴全市
今年1-11月,海宁市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68.06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85.61亿元,同比增长10.2%,自2014年2月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首次达到两位数。
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1-11月,海宁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7亿元、124.07亿元和81.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12.9%和18.2%,分别为高于规上平均5.9、2.7和8.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进一步提升。
全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六个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海洲街道、黄湾镇(尖山新区)、周王庙镇、丁桥镇、长安镇(高新区)和马桥街道,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8、17.7、11.5、5.6、0.5和0.4个百分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坚持“工业强市”之路,全力以赴抓工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必将推动企业迈向上新台阶,实现海宁工业经济新飞跃。
“2017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