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美丽 让人民更幸福——大方县全力推进“六城同创”工作纪实
| 招商动态 |2017-03-23
墙上的“牛皮癣”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大街小巷更洁净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多了,过马路闯红灯少了,文明出行成为了常态;城区大大小小的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好的去处……
大方县秉持文明、开放、稳定、发展、和谐的理念,为树立“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形象营造了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大方凝聚了正能量。这些与“六城同创”息息相关的变化,使得“近者悦,远者来”已不再是奢望。
贵州宣慰府
挂出作战图:差距与潜力辩证权衡
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大方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赶考。赶考中,考题答了一套又一套,考卷叠了一摞又一摞,成绩是明显的。
大方县按照建设“双百”城市目标,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成奢香大道、顺德大道、环东路改造,建成平安大道、丰登大道、红旗大道,完成奢香公园、杜鹃广场、莲花塘、斗姥阁、贵州宣慰府、顺德民族风情街、奢香博物馆二期工程、西城门等一批景点的新建和恢复重建……毫无疑问,这些都为大方这座城市增色不少。
在城市生态、景观、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大方是统筹推进的;在山水风光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的“五型城市”建设方面,大方正逐步展开。
但是,相比之下,无论是城市规模、配套功能、档次品位、规划管理,还是城市的吸纳力、包容力、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都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市第二次党代会从全面打赢“113攻坚战”的高度,作出了“五城同创”的重大部署。2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五城同创”启动大会,为全市合力推进“五城同创”工作作了细致安排。
大方县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和当前发展的形势与要求,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加入了“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任务,并于3月4日召开了“六城同创”工作启动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细化和分解。
基于城市建设基础差底子薄、各类城市创建测评标准高要求严、区域竞争非常大的现状,对于接下来的这场“考试”,大方县面临的难度是罕见的,挑战是巨大的。
从具体情况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面,大方县在2014年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没有成功,目前还需要争取今年6月通过省文明城市验收,才可能争取省里推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单位。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方面,大方县在2016年刚刚通过省卫生城市验收。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方面,大方县自2015年创建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在今年10月通过验收,需要努力的地方不少。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方面,目前尚未申报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按照申报与评审办法,需要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2年之后才有申报资格,大方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方面,大方县刚刚通过全省“双拥”模范县验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而其中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最困难的,因为在其他几方面的创建工作上,大方县都可以有学习借鉴的做法,但是这个方面却完全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没有可供学习借鉴的标本。
差距也是潜力,预示着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形势既逼人,也喜人。为此,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再三强调:“大方必须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把握创建时机,强化创建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在这场赶考中,相信古老的“奢香故里、古彝圣地”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会迈出坚实的步伐,呈现出美丽的嬗变。
奢香博物馆
立下军令状:担当与自信交融契合
全面小康社会,包含了“六城同创”的许多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抓“六城同创”就是抓“筑巢引凤”,就是抓全县形象和干部群众素质大提升,就是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城镇化,就是抓全域旅游,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
“创建‘国家六城’,并不是为了走过场、拿几块牌子,而是要通过创建工作来促进干部和市民素质的提升,提高城市的品位、形象和竞争力,赋予大方这座城市新的不朽的精神和灵魂。”大方县委副书记、县长陈萍介绍说。
从具体创建要求看,每一项创城标准中,什么时候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要求,都逐一进行了明确。这些任务都是环环相扣的,比如,只有获得全省卫生城市之后,才能获得全省文明城市,只有取得省级文明城市之后,才能有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因此,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六城同创”总体目标都要往后拖延时间。
为此,大方县严格要求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务必学深研透“六城同创”相关测评体系,按照创城责任分工和指标体系,确定各自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制订周密的细化方案,划清工作阶段,排出时间进度,拿出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时间节点推进,确保各项创建指标按时达标。
市委明确要求大方县要以“加快中部崛起”为联动发展方向,以“贵州连接川南滇北桥头堡、毕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承接转移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试验田、统筹城乡建设先行者”为发展定位,全力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基本功能同城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奋力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创新发展核心区。
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从市委“五城同创”的准确定位,再到大方县结合实际促成的“六城同创”,需要进一步依靠增强城市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
为此,接下来大方县需要加快七星关—金海湖—大方同城化步伐,建设毕节副中心城市;坚持大方城市“东城西移、南城北进”的战略布局,抓住毕节—大方同城化的机遇,科学布局文化、卫生、教育、交通、场馆等城市基础设施,推进新区城市功能完善;坚持10平方公里的古城建设规划不动摇,平均每年按1平方公里建设推进;大力加强老城区建设,大力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位。
大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了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就会增强亲和力、承载力、吸引力、感召力,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六城同创”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西城门
吹响冲锋号:理想与现实比翼齐飞
“六城同创”是德政工程,为此,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民为本。
“六城同创”是民心工程,为此,一定要以老百姓是否满意、是否认同为标尺。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超越了吃好、穿好、住好的基础上,还要求出行方便、社会安全、环境舒适,还希望文化丰富、精神充实、人际和谐。而“六城同创”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文明程度和生态环保等方方面面,每一项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实际生活,每一项都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现而今,冲锋号已经吹响,关键在于向着预定目标奋力冲刺。
“六城同创”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硬仗,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大方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县政协主席任顾问,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和六个创建指挥部,具体负责“六城同创”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
“六城同创”是一场全民皆兵的硬仗,必须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大方县大力倡导每个市民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陋习改进,从小孩抓起,从小事做起,在单位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成员,形成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讲和谐的良好风尚。
“六城同创”是一场破釜沉舟的硬仗,必须把督导检查落实到位。大方县定期对“六城同创”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因工作不力、履职不到位、有令不行、推诿扯皮,导致丢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责任人,按照问责办法的规定启动问责程序,进行严格问责。
“六城同创”是一场协同推进的硬仗,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从指标体系来看,每一个创建工作的指标都有着很多联系,这些测评内容又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城市建设及党建等各个领域,要求务必对照测评体系逐项对接,对照进度要求逐项落实,努力实现软件不丢分、硬件少丢分、总体争高分。
“六城同创”是一场创新创优的硬仗,必须坚持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六城同创”重在创新,贵在特色,大方县按照“规定动作确保到位,自选动作争创特色”的要求,大力探索,先行先试,一定能抢抓机遇,全面释放优势,做强做大方品牌。
总而言之,“六城同创”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集中火力,背水一战,占领有利制高点,攻克下每项创建工作中的每一个重点和难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的大方,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热闹街头,还是在清幽恬静的背街小巷,随处都可以感受到一缕缕文明清风迎面吹来,无数人正亲眼见证着这座古老城市的长足进步和喜人变化。对于未来,大方人信心满满,浑身都鼓足了干劲。
1、在微信公众号搜索“今日马场”或“gzdfmcz”;
2、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3、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订阅即可。
